·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古筝教育的误区

  • 发布者:administrator
  • 时间:2019-07-26
  • 查看:754次

艺术教育打假专题

    编者按———本报今日起推出艺术教育打假系列报道,旨在打击艺术教育中的“南郭”先生,也要打击艺术考级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为此本报欢迎家长和孩子提供新闻线索。热线电话:55929581
    近几年,古筝、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的学习持续升温,尤其是学古筝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在“高温”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年龄偏小、古筝老师“滥竽充数”、老师和评委做手脚,啥水平都能过级等等,这些问题令业内人士十分担忧。近日,记者采访了我省古筝专家、哈师大艺术学院古筝专业导师、副教授张彤,他谈了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并对我省古筝教学发表了一些看法。
    个例1:三岁小孩来考级
    张彤老师在做古筝考级评委时,发现学生年龄很低,很多学生都在幼儿园学习古筝。在一次古筝考级现场,一个只有三岁的小男孩走进考场,他站在评委面前鞠了一躬,然后用稚嫩的声音说了句“爷爷好”,就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了。评委问小男孩是来做什么的,他竟然摇头说不知道。这时,小男孩的老师赶紧从外面进入考场,将小男孩抱到古筝前,让他给大家弹奏一曲。小男孩在琴弦上胡乱拨弄了一阵儿后被老师带走,评委们哭笑不得。
    个例2:推荐孩子盲目参加比赛
    前不久,一个孩子刚学古筝没多久,就在某个全国古筝比赛中取得了成绩,家长在高兴之余,也对孩子的真正水平起了怀疑,于是带着孩子来向张彤老师请教。学生弹奏古筝后,张彤发现他的演奏方法不正确,而且要改正这些已形成习惯的错误很难。原来这个学生是和一位业余老师学习的古筝,没学多久,老师就极力鼓动他去参加一个在云南举办的古筝比赛,学生的父母也陪同前往,来回飞机票、比赛费用等一下就花了两多万元,而那个云南古筝比赛根本没有权威性,只不过是想赚点比赛费用而已。
    个例3:一个庸师带错一群学生在刚刚结束的一次全国古筝考级中,在大庆考点,张彤老师惊讶地发现接连十几个学生在弹奏古筝时都不辨音准,而且犯的错误大都一样,考级结束后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学生都是一个业余老师教出来的。张彤指出这些学生的毛病后,这位老师和考级组织者还一个劲儿地说好话,一定要让孩子们通过考级,不然学生和家长该失望了。
    个例4 下岗职工转行教古筝
    有一位业余教师原是哈尔滨某工厂的下岗职工,经人指点得知现在学习古筝的孩子多,好赚钱,于是自学没多久就开始办班,她能说会道,夸口自己毕业于某重点音乐院校,将家长忽悠住,学生还真来了不少。可水平有限怎么办呢?这位老师也有办法,买来教学光碟,和学生们边看边学习。
    “庸师”误人不浅
    张彤老师说,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古筝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鱼龙混杂,许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为了赚钱也跟着从事教学工作。这些没有受过全面系统教育的“庸师”危害性很大,他们不懂教学方法和艺术教育规律,在自己还处于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开班教琴,其后果可想而知。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通过考级,就教专门的几首曲子,让学生手指机械记忆,而实际运用能力很差。
    其次,一些古筝教师为了赚钱,不管孩子多小,只要来学一律收下。而一些家长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学琴越早就越有优势,两三岁就让孩子学习古筝。懂得古筝的人都知道小于5岁的孩子不适合学习,因为孩子手指没有力气,很难用左手控制音准,长时期在不辨音准的环境下练习,会对听觉产生极大伤害,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手小的孩子在弹筝时不易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一旦出现问题,形成了错误的演奏习惯很难改正,从而使许多原本素质很好的孩子因此断送了培养前途。
    老师为了拢住学生,证明自己教学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商业比赛和考级。
    于是,就出现了教师与古筝比赛和考级组织者挂钩的现象。组织者为了赚取费用,就与一些学习班的老师挂钩,老师要保证参加考试的人数,而组织者就回报让该老师所教的学生全部通过。于是,老师们极力鼓动学生花钱参加商业比赛和考级,这样老师就可以欺骗完学生再骗家长,保证生源。家长花了冤枉钱是小事,最终耽误了孩子前途才是最令人痛心的。(摘自生活报2005年3月24日第28版《学古筝别被“南郭”忽悠了》)

  • 上一条:暂无
  • 下一条:暂无
  • Copyright©2006-2021哈尔滨市香坊区张彤古筝学校 黑ICP备06007028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zhangtong123.com